为什么有的医生能写“10万+”文章?做好这几点很关键!

原创来源 160云医院时间 2024-04-01阅读 16329点赞 104

“为什么他写的文章篇篇10w+阅读,而我却:一看就会,一做就废?”

 

“为什么用户非常愿意点赞和收藏+留言他写的文章,而我的留言只有我自己?”

 

 

在人们日益关注健康的今天,一篇既专业又通俗、还让人眼前一亮的医学科普文章,不仅可以帮助到有需求的用户,还可以提升医生的品牌影响力,让用户走近医生、更好地了解医生,打造“无障碍”医患沟通。那么如何能够写出10w+的医生科普文章?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。

 
 

 

写医学科普文章,不是为了让领导给我们点赞,而是为了让我们的用户看了后,有种拨云见月的快感,对他们能有实实在在的帮助。

 

 

流量时代,内容为王

一个成功的医生IP相当于一个行走的医院

 

有价值的文章是缺少灵魂的。

 

就拿深圳来说,有12万的医务工作者2300多万的市民(来了都是深圳人),在这样的人数对比下,有价值的医学科普无疑可以把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放大再放大。

 

而医生是一群高学历的顶尖人才,拥有一线接触患者的宝贵经验,已经具备了创作内容的一大优势。如果再在选题和文字撰写上运用一些技巧,就可以让更多的患者轻松地获取健康知识。

 

创作的具体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点:

 

01  选题是爆文的DNA

用户想要的,为什么不给他? 

(用户需求和医生擅长相结合)

 

医生可以结合自己所擅长的方向或所在的科室,进行选题方向的规划,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用户解疑答惑。

 

举例子?

 

 

总之,选择医生自身擅长+能够持续优质输出的领域,就是选对了“赛道”,已经为医生IP的打造开了个好头。

 

 

① 热门内容:大家关心的才是真正的热点

 

两微一抖、知乎、百度等平台热搜中,与健康相关的热点讨论等,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。深挖热点背后讲的到底是什么,并作为医学科普的重要的素材来源,毕竟大家都喜欢吃瓜。

 

 
 
 
 
 
 

你关注了1个账,你会觉得:

「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」

当你关注了10个账号,你会觉得:

「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」

当你关注了100个账号,你会觉得:

「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」

 

所以,当你看到一些同行账号讨论的话题热度高、想要借鉴,那一定要思考它火热背后的原因,比如:它的爆点在哪里?我能否复刻?我们的受众人群是否相似?

 

② “就地取材”:最直接了解「患者所想」的渠道

 

医生坐诊的日常发现患者共同的困惑、急需讲解的内容,同样是不错的选题方向。当医生的科普工作中产生困惑,或遇见瓶颈期,可以通过取用典型的病例作为科普的“引子”,给到用户清晰明确的指导。

 

02  文字如同爆文的引擎

“文字就像是医生手中的手术刀,逐层剖开用户心中的疑惑。

 

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

再厉害的医生,想要让科普深入到普通大众心中,也需要讲究合适的方式——足够通俗易懂、接地气。若用学术报告一般的表述,只会让用户感到一头雾水,并且无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,更不能使之获得相关的知识。

 

 

那么具体的创作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:

 

① 结构清晰,逻辑顺畅:让读者自愿“跟着你走”

 

常见的“是什么+为什么+怎么办”结构框架很适合用于健康科普,有助于用户从头了解,且不费力地获取要点,根据科普的思路还可以再做调整。

 

 

并且逻辑顺畅、行文前后衔接自然,让用户更容易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。

 

② “有点东西”:表述通俗、接地气,有料就是你的底气

 

文字做到严谨但不生硬,深入浅出,利于普通人/患者群体阅读。最好不要用过多的专业化术语进行堆砌、“自嗨”。可以尝试多用比喻、多用大白话让用户心中产生具体的概念。

 

③ 适当配图:好的配图,是文章的点睛之笔

 

适时的科普图,可以让内容更具体、易懂,还可以运用当下的热门表情包,结合有共鸣的“梗”,增加文章趣味性,拉近和用户的距离。可以明显提升阅读感。

 

?同样是表达“噗噗”,

你觉得哪个更吸引你?

 

 

④ 排版干净:干净清爽的“皮囊”谁不喜欢?

 

采用干净的排版是让用户眼前一亮的诀窍。排版清晰整齐,文章的可读性将会大大提升。

 

另外,还可以在文末或者其他合适位置,插入医生的预约方式,方便有需要的用户挂号,进行进一步的咨询。

 

 

别忘了形成闭环!

 

 

一个好标题可以直接造就爆款

标题的吸引力决定了文章的「生死」

 

标题就是文章的门面担当,只有足够吸引人,才能够让文章达到传播的效果。那如何才能起个好标题?

 

01  拒绝严肃刻板

(阳光开朗的性格总是人见人爱)

生硬的“研究报告”式标题=流量杀手。

 

为了突出内容的重点,而把标题写得像学术报告,会让用户阅读的兴趣大大降低,不妨试试提取用户感兴趣的要点,放在标题上吸引点击。

 

02  有热度,不蹭白不蹭

(白蹭谁不蹭)

自带热度的疾病或主题,在标题展示出来,能够吸引大量对此感兴趣的用户。

 

 

 

03  没有自带热度,怎么吸睛?

(继续挖掘、提取它的潜在爆点)

一些不具备自带流量特点的疾病和主题,建议不直接露出名字,而是使用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关键词。

 

体可以尝试以下句式类型:

 

?人人都爱凑热闹:热点新闻+疾病威力

 

 

?人人都有求知欲:用大众共有的疑惑提问

 

 

?人人都爱吃瓜:引用“炸裂”的语句

 

 

?人人都爱干货:用数字告诉用户,文章带有明确的干货、要点

 

 

 

?人人都怕自己中招:用常见症状铺垫+转折疾病

 

 

 

做可持续且正确有趣的科普

才能让用户离不开你

“做难而正确的事情”

 

链家创始人左晖曾说过“做难而正确的事情”,医生做科普也是一样。

 

若是仅关注科普文字的输出,对于医生们并没有难度,但想要做到持续不断地打造优质科普内容,以医生温度为出发点,结合科普内容为核心输出,却是任重而道远。

 

而想要做到可持续且正确的科普,还得做到以下三点:

 

01  打破信息差:让人觉得在这里可以收获“很新的东西”

“有料有用有趣,才能更好地走近患者,利于更多的传播分享。

内容质量是科普最本质的东西,所以内容一定要经过严谨科学的权威认证,保证对用户负责,而这点正是广大医生的优势:可以帮助用户辨别良莠不齐的健康信息,获得优质健康科普。

 

除了提高质量,最好还能保证其前沿性,即较新颖的知识科普。比如与最新的研究相关,不只围绕着过去的“老生常谈”,让用户耳目一新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

 

02  想用户所想:才能输出真正“被需要”的干货

“医生IP影响力的本质,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和依赖程度”

医生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帮助到更多的用户,因此摸透受众特点、深入理解他们的需求,抓住他们的知识盲点、笑点、泪点、痛点或怒点非常重要。

 

 

同时,也可以对用户进行一定的引导,帮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健康信息时,能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这也是做科普时不可缺少的社会责任感。

 

03  坚持做科普:“刷存在感”,告诉大家你时刻在关心他们

“医生IP需要持续输出内容、持续发声来提高用户粘性。

做到持续的更新、输出看似简单,实则背负着保持对公卫事件热点敏感、保证科普质量的重担。

 

保持规律且合适的更新频率,不仅有利于提升医生和账号的可信赖感,还可以帮助更好地跟用户进行连接,让用户更好地感受科普的温度,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科普环境。

 

通过创作科普文章,医生可以让自己的知识甚至医术,为更多的用户所熟知。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之余,结合用户思维,每一位医生都可以写好科普文章,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群体,开启医疗行业新大门。

 

END

 

作者  |  施攀、郑丹娜

编辑  |  郑丹娜

图片  |  郑丹娜

审核  | 160编辑部


相关阅读:

写留言